齐心战疫情 师者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2日     作者:党总支     字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再度袭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积极响应东城区教育两委号召,学校党组织迅速成立青年党员教师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们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师者担当。

  无所畏惧  勇往直前

微信图片_20230113092912

  课程中心杨大伟老师在2022年11月24日接到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立刻将需要在家上网课的孩子送到父母家,毅然选择住在学校的办公室里随时待命。在经过一周左右的短暂培训、封闭管理后,12月5日,他和东城区其他4名党员教师志愿者先后前往延庆新华隔离点和大兴赢海直航班入境隔离点,开始了为期21天的隔离点位驻点志愿服务工作。在延庆新华隔离点杨老师担任隔离点“点长”,他迅速和前一任“点长”进行工作交接,熟悉工作环境和内容。杨老师说: “点长”责任大、难度大,工作繁琐,所有工作我都是第一次接触,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有迎难而上,坚决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对我来说也是人生中的一次磨练与考验。他主要负责统筹隔离点各组专班人员有序开展工作,保证隔离点每天正常转运人员、保证物资可持续使用、做好人文关怀及整理各种汇报的材料等。“点长”就像一条纽带,要让各组转班人员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证整个隔离点工作有序开展。一天下午四点多,隔离点食堂有工作人员核酸异常,需要进一步核查,此时距离晚饭还有一小时,杨老师脑海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保证隔离点所有人员按时吃上晚餐。他马上向上级领导汇报,在大家全力配合下,他联系了附近的餐饮公司,两个小时后200份热腾腾的晚餐送到了隔离点并第一时间发放到了所有人手中,看到所有人都开心的拿到晚餐,杨老师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12月14日,在圆满完成了延庆新华隔离点的工作后,杨老师和东城区其他4名党员教师志愿者又赶往大兴瀛海隔离点继续志愿服务工作。瀛海隔离点是北京唯一一个入境直航的隔离点,隔离政策与其他隔离点政策不同,杨老师第一时间学习最新政策和要求。他在瀛海隔离点担任书记工作,由于角色的转变他更多地参与到了实际工作中去,协调各部门工作,做好人文关怀,做好隔离人员的安抚及转运工作。他和团队一起根据隔离人员的不同需求制定一日三餐的暖心菜单,节日时贴心地准备饺子等食品,让隔离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12月26日,他结束了21天的志愿服务工作。从延庆新华到大兴瀛海,从国内航班到入境直航,这次的历练让他永生难忘! 21天的辛苦忙碌工作,杨老师只能每隔三四天才有空给家里打一个电话,电话里道不完的是他对家人的关心与牵挂。自己的妻子也染病不能回去照顾,杨老师觉得特别内疚,但是他知道还有更多的人需要他的照顾,他舍小家顾大家,以忘我的精神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以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网。

微信图片_20230113092921

微信图片_20230113092954

微信图片_20230113093022

微信图片_20230113092928

微信图片_202301130930222

  学校其他青年教师党员志愿者作为后备力量,也都做好了充分准备,随时支援有需要的工作岗位。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身边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微信图片_20221202093337

  2022年9月,设备部何少宽光荣的加入到党组织。11月27日,他作为党员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批志愿者,接到要去永定门外街道中海紫御进行社区支援的任务时,何少宽老师当即表态:保证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身为青年党员,也作为一名育英人能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很光荣的事。11天的工作中,何老师都是早上8时开始上岗,晚上8时离开自己的岗位,为社区防控筑起一道防线,为居民生活提供生活保障。因为实行闭环管理,他和其他“战友”一样必须坚守岗位不能回家,他毫无怨言。每天何少宽同志为封控楼居民发放抗原试剂盒、为眼疾老人上门做抗原、运送居民快递外卖、上门回收垃圾等。何老师说:“每逢快递外卖送达时,我需要在楼外和快递员仔细核对门牌号,对物品喷洒消毒以及在外包装写上门牌号后,按批次送货到各家各户,身上穿的防护服对于户外值守是有抗风效果,但进楼工作时却是捂汗效果,经常面屏雾气变流水挡住了我的视线,这样我需要认真的去核对每户信息不能有偏差”。他一次次提着居民快递上楼,为居民把东西精准送到家门口,得到了居民由衷的感谢。分发抗原试剂盒时,他加倍仔细、小心,认真核对各户名单和人数,挨家挨户把抗原试剂盒发到居民手中,期间还需要上门给楼内有眼疾的老人做抗原检测。每次到居民门口收垃圾时,为了防止垃圾有遗撒,给疫情防控带来风险,他都仔细将各户垃圾袋的封口再系紧一些,然后才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回收袋中,“工作中经常有人跟我们说谢谢,我真的感觉很温暖很感动,觉得一切都值得,志愿服务不仅在于助人,更重要的是也代表了东城教育人的形象,带着对疫情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在行动。”何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何少宽老师守护着社区,也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执着。 

微信图片_20221202093325

微信图片_20221202093309

微信图片_20221202093321

微信图片_20221202093329

  有一种温暖叫“远亲不如近邻”

  12月15日凌晨5点10分,还在睡梦中的庞慧老师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端是隔壁楼的邻居叔叔,他焦急的说:家里怀二胎35周的儿媳妇,刚刚突然毫无征兆的下体大量出血,同时还伴有腹痛,但他儿子12日刚确诊感染新冠,正在外隔离治疗,家中只有他和四岁的孙女,孙女夜里也开始发烧,需要人照顾,他自己一个人没办法送儿媳妇去医院,现在医疗资源特别紧张,如果等120上门时间长,最好是用私家车送医院,叔叔求我帮忙将他儿媳妇送去医院。

  接到电话庞慧老师说:“没问题叔叔,我收拾一下,马上去您家接孕妇”。但她内心确是有点迟疑和顾虑的,现在疫情很严峻,病毒传播力很强,周边不少人都已经感染了,邻居叔叔家已经有两人感染发烧,孕妇被感染的概率很大,送她去医院会不会也被感染?自己的母亲有基础病没有打疫苗,如果感染后再传染给母亲……,这样想着心中也有一丝丝的担忧,但是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出现意外就是两条人命,时间就是生命,就算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也得先把孕妇送到医院去! 5点20分庞老师去隔壁楼接上孕妇紧急将她送往医院,路上因担心车辆颠簸会导致她不适,她全神贯注、小心驾驶,尽量避开不平的路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与时间赛跑,连闯了四个红灯,用最快的速度将孕妇送到了医院。

  5点45分到达北医三院后,因为孕妇已经无法自己走路,她赶紧垫付了押金租了轮椅,小心的将她转移到轮椅上,经过医生快速检查后怀疑孕妇是胎盘早剥,出血量多,胎儿宫内窘迫,胎心下降的很快,需要赶紧进行手术取出胎儿,医生当即给下了病危通知书。因为急诊人多,医护人员有限,她又协助医生一路飞奔地紧急用平车将孕妇由急诊转运到产科手术室,6点28分,三斤七两的孩子出生,直接住进NICU抢救。10点多,看到孩子妈妈被推出手术室后,庞慧老师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安排好住院事宜,才从医院回到了家中。

  最近,邻居母女顺利出院,邻居一家登门感谢她,庞老师说:“这都是举手之劳,大家又都是邻居,远亲不如近邻,不管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伸出援手。”

  关怀暖人心,防疫有信心。党员志愿者们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劳、坚守在抗疫最前线,用不同的志愿服务方式彰显了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特殊时期,紧闭的房门虽然隔绝了病毒的传播,但隔绝不了邻居间浓浓的情感,邻里互助尽显温暖底色,党员冲锋在前,彰显人间真情。他们的奉献热情犹如一缕缕阳光,照亮并温暖更多人战胜困难,鼓舞和激励更多人众志成城、勇毅前行!

  (组稿:庞 慧  审稿:李 芹)